-
大势归来:张艺谋的“艺”与“谋”
张艺谋将这幅水墨画画的如此意境丰富,权谋与人性探讨的如此深入,历史素材如此羚羊挂角的选用,以“对中国文化的滥用、剧情故作高深”来评... -
邪不压正:超燃的姜郎电影
优秀的导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同一般的创意,在《邪不压正》中,姜文塑造了两个世界,“白天一个世界,晚上一个世界,屋顶一个世界,屋下... -
缝纫机乐队:专治不开心的摇滚
每年的国庆档都是好片云集,今年最受期待的喜剧无疑是大鹏新作《缝纫机乐队》。尤其,该片近日还遭遇影评人恶意差评事件,更是增生话题无数... -
《破·局》:小人物的悲哀!
电影《破·局》在未播出之前即深受观众期待,于8月17日开始播出之后,即好评如潮,成绩节节高涨,为业界瞩目。 -
国产片票房首超北美市场,华语电影有戏了?好莱坞急了?
商业电影归根到底还是一门生意,只有大市场,才能做大生意。以前世界上只有北美这一个大市场,但从2016年华语电影第一次创造出周票房、月票... -
好莱坞军事电影何以征战全球、征服世界?
好莱坞军事电影,除了跟其它题材的美国电影一样,担负着提升国家形象、宣传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观的政治宣传任务外,主要在美化美军、打造军... -
新的鸦片战争,已经打响!
要在精神上“殖民”一个国家,有三大重要的法宝:用新闻报道来解释/虚构你的现实,用广告来构筑你的理想,用电影来重新定位你的历史。 -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好莱坞,图样图森破
无论是在拍摄、人物、道具上还是在音乐、忠实原著上,苏联版《战争与和平》都比美国版更精心,和美国版相比,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 -
把中国最大海外撤侨行动拍成好莱坞式大片?这个可以有
为什么当年一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能够横扫中国电影市场,而一场把35860名侨民从战乱地区成功撤离的国家行动却不能呢? -
《新华字典》将改编成电影 业内人士批创意枯竭
《新华字典》和“俄罗斯方块”被互联网公司注册,将被改编为影视剧。国内还有怎样匪夷所思的IP会被改编?中国影视创意已经枯竭到拉《新华字... -
冯小刚怒了!与人民日报杠上了:尊重观众OR人民币?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快餐式生产的存在和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任性”消费,“短平快”的“综艺电影”在当下乃至今后一... -
民国娱乐圈中的禁片给电影公司赚了大钱
1896年,外国商人第一次将电影带到上海放映。这个神奇的玩意儿即使在西方也是新生事物,立刻在中国宫廷和民间风行。早期进口电影只是一些无... -
批广电总局审核电影?看看民国时期是怎么阉割电影的
电影检查委员会对电影作品的动辄动剪刀,引来了电影界的一片反对。1948年,在上海《大公报》主办的“国产影片出路问题座谈会”上,著名戏剧... -
美国真为一部金正恩电影对朝鲜发动网络战?
奥巴马掌握了什么幕后情报还不得而知,但他对此事件的态度大转变或许对陷入了某种群体无意识狂欢的全球媒体泼了一盆冷水:这场被津津乐道的...